欢迎访问上海智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您

退出 个人中心 我的好友 我的订单 消息 我的购物车
< 返回肿瘤易感检测列表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又叫大肠癌。结肠癌常发生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直肠癌是指从肛门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结直肠癌是男性第三位和女性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肠癌好发于中青年,大部分在45 岁左右,而且男女比例为 231,因此对职场男士来说要重点预防。
我的基因检测结果

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指数为0.90倍

人群平均风险指数:1.29倍
*风险指数:是指将所有相关位点文献报道的发病风险汇总得到相对风险值,大于1表示增加风险,小于1表示降低风险。
基因位点 基因名 我的基因型
rs6983267 CASC8
GT
rs3802842 COLCA2
AA
rs10795668 LOC105376400
GA
rs12953717 SMAD7
CT
rs961253 基因间
CC
rs4444235 基因间
TT
rs4779584 基因间
TT
注:绿色表示该位点检测到的基因型降低疾病风险,是保护因素,蓝色表示检测到的基因型不影响疾病风险,红色表示检测到的基因型增加疾病风险,是危险因素。
疾病相关知识
60% 的结直肠癌病例发生在发达国家,其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性, 其发病率高低可达 25 1。我国原属于结直肠癌低发国家,但近年来,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 WHO 发布的《World Cancer Report 2014》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全球共有 140 万新发病例和 69.4 万死亡病例,中国占其中的 18.6%20.1%

由于肠癌主要跟生活习惯和饮食有关。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这些外因与个人的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改变每个人的发病几率。绝大多数大肠癌呈散发性,但是,还有约 10%15%的大肠癌有遗传背景,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约占 1%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约占 2%7%,其它还有黑斑息肉病和少年息肉病等。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大 34 倍,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预防
1.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其危险性。
2. 多吃水果、蔬菜新鲜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C 具有解毒功能,可以增强抗癌能力
3. 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可降低其危险性,纤维可稀释排泄物,减少其排泄时间和增加便重
4. 大蒜和其中所含的一些烯丙基硫化物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烯丙基硫化物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的形成,烯丙基硫化物能够抑制细胞生长
5. 增加硒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危险性

6. 维生素 D 和钙均为细胞生长抑制因素,两者均可诱导肠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而且钙介导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受维生素 D 水平的影响。钙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细胞内的钙是许多细胞发挥作用的常见第二信使。钙对结直肠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分化和凋亡等直接作用

7. 持续适度的身体活动可提高代谢率和增加最大氧摄取。长期规律的这种身体活动可增加身体代谢效率和能力,并且降低血压和胰岛素耐受。而且身体活动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

高危人群
1. 3040 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
2.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者。
3. 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者。
4. 有盆腔放疗史者。
5. 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检测的基因
CCAT2 肠癌相关转录子 2, 是在结肠癌发现的一个长链非编码 RNAs lncRNA)。lncRNA是长度大于 200nt RNA 分子,不编码蛋白质。目前 lncRNA 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献表明 lncRNA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同源异型框基因反义基因间 RNAHOTAIR)、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 5GAS5)、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 1MALAT1)等。一些表达异常的 lncRNA 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COLCA1 编码一种位于颗粒结构的跨膜蛋白,这些颗粒结构包括晶体嗜酸性颗粒和其他颗粒状细胞器。
SMAD 编码的蛋白是目前发现的 TGFβ 家族受体激酶的关键作用底物,广泛分布在果蝇及各种哺乳动物细胞中。 Smad7 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元件,可选择性抑制 TGF-β 信号转导通路。而 TGF-β 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同结肠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
基因检测的局限性
•  该检测无法包括所有与该特征相关的位点
•  基因只是影响性状的一部分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成长环境和个人选择等
•  该结果解读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Parkin DM, 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Cancer J Clin. 2005, 55(2): 74-108.
2. Xie J, Itzkowitz SH. Canc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14: 378–389.
3. English DR, Maclnnis RJ, et al. Red meat, chicken, and fish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ws Prev. 2004; 13; 1509-14.
4. Pischon T, Lahmann PH, et al. Body Size and Risk of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in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EPIC). J Natl Cancer Inst. 2006; 98: 920-31.
5. Ruder EH, Thiebaut AC, et al. Adolescent and mid-life diet: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2011; 94(6): 1607-19.
6. Huang X. Iron overloa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ancer risk in humans: evidence for iron as a carcinogenic metal. Mutation research. 2003; 533: 153-71.
7. Tashiro N, Budhathoki S, et al. Constipati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the Fukuoka Colorectal Cancer Study,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 12(8): 2025-30.
8. Park Y, Spiegelman D, et al. Intakes of vitamins A,C, and E and use of multiple vitamin supplements and risk of colon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0; 21(11): 1745-57.
9. Terry P, Giovannucci E, et al. Fruit, vegetables, dietary fiber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2001; 93: 525-33.
10. Milner JA. Preclinical perspectives on garlic and cancer. J Nutr 2006; 136: 827S-31S.
11. Milde D, Novak O, et al. Serum levels of selenium, manganese, copper, and ir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iol Trace Elem Res 2001; 79: 107-14.
12. Lin J, Zhang SM, et al. Intakes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women. Am J Epidemiol. 2005; 161:755-64.
13. Lamprecht SA, Lipkin M. Cellular mechanisms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in the inhibition of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Ann N Y Acad Sci. 2001; 952: 73-87.
14. Nilsen TI, Vatten LJ. Prospective study of colorectal cancer risk and physical activity, diabetes, blood glucose and BMI: exploring the hyperinsulinaemia hypothesis. Br J Cancer 2001; 84: 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