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智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您

退出 个人中心 我的好友 我的订单 消息 我的购物车

乳糖代谢能力

我的基因检测结果 以下呈现了与该特征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检测结果,不同基因位点对性状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

我的基因型 基因位点 基因名 基因型 性状描述
rs4988235 MCM6 AA 乳糖代谢能力强
GA 乳糖代谢能力中
GG 乳糖代谢能力弱
rs182549 MCM6 TT 乳糖代谢能力强
CT 乳糖代谢能力中
CC 乳糖代谢能力弱

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Lactose,LCT)状态,为多发于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状。乳糖不耐的成因是乳糖酶缺乏,乳糖在消化系统内,需要在乳糖酶的催化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吸收。

婴儿通常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从而消化母乳中的乳糖。断奶后,乳糖酶的合成会逐渐减少,那么未经消化的乳糖会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内的微生物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氢气、二氧化碳、甲烷的混合物),引起腹胀、放屁等症状。同时,未消化的糖分和发酵产物会使大肠内的渗透压升高,导致流入肠道内的水量增加,从而引起腹泻。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断乳后,开始逐渐的减少乳糖酶的合成。随后在成年期下降到婴儿水平的5%到10%,少数人在成年后小肠内仍保持较高水平的乳糖酶活性

那么是哪个基因控制了这个性状呢?

研究发现MCM6基因的特定突变可产生乳糖耐受性。rs4988235位点能够影响乳糖酶启动子的激活,基因型G与乳糖酶活性呈负相关,而基因型A与乳糖酶活性呈正相关。而rs182549位点的CC基因型携带者比CT和TT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的症状

乳糖不耐人口占比分布图

乳糖不耐受在不同地区人群的比例会有很大差异:在非洲、亚洲和南美很常见,中国人90%以上都有乳糖不耐受,但在北美、欧洲和澳洲(主要是欧洲裔)只有小于40%的人有乳糖不耐受。

可能这些地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就已经驯化了奶牛,食物来源依赖于未发酵的乳制品。成年后继续食用以乳制品为主的食物,经过自然选择,能从乳糖中获取能量的基因会因优势而被选择并在人群中普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避免空腹饮用牛奶,可搭配面包、饼干或馒头等固体食物;2、可选用低乳糖牛奶或者奶制品,如酸奶、奶酪;3、建议少量多次饮奶,从50ml开始帮助肠道逐步适应,每天不超过200ml。

基因检测的局限性

  • 该检测无法包括所有与该特征相关的位点
  • 基因只是影响性状的一部分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成长环境和个人选择等
  • 该结果解读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Itan Y, Jones B L, Ingram C J E, et al. A worldwide correlation of lactase persistence phenotype and genotypes[J].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0, 10(1): 36.

2.Tishkoff S A, Reed F A, Ranciaro A, et al. Convergent adaptation of human lactase persistence in Africa and Europe[J]. Nature genetics, 2007, 39(1): 31-40.

上一项:酒精代谢能力 下一项:咖啡因代谢能力